在某种意义上父母是孩子未来的塑造者,但是满怀美好愿望培育孩子的同时,我们往往忘记孩子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。因此当我们费尽心血,为了孩子做出一切努力后,留下的却是不断的失望与后悔,而最令人辛心酸的是我们这种急于成功的心情,会给孩子的心态带来极负面的影响,甚至导致人格的不健全。
期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,做成功之人是大多数家长的心愿。为此,父母可谓“呕心沥血”,不辞辛苦,但在“一心为子”的辛苦中,我们经常忘记了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,甚至给家庭的日常生活也蒙上了阴影。
我的独生女徐馨雅在幼儿园大班,他今年五岁半,是班极中年龄较大的孩子。今年暑期,看见同班的其他孩子有的学围棋,有的学视唱,有的学英语……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很着急,很想让孩子也学点什么。但孩子所在幼儿园已经开了英语、速算、绘画等等,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完成一定的作业,诸如打算盘、听磁带、画画等等,但作为父母的我不甘心,决定让独生女学习硬笔书法,因为我了解到儿子在幼儿园爱动,坐不住凳子,想学习硬笔书法让儿子有一些耐性,然而事与愿违,在每次上书法班时,女儿总是自己玩自己的,几次课下来之后,我不得不与女儿谈一谈。我问女儿:“你不愿意学书法么?”女儿回答说:“不愿意。”我接着问:“为什么?”女儿不假思索的回答:“太累了!”
的确,儿子每天上书法课都是两个小时,而儿子这个年龄应该是天真活拨的,让孩子一坐就两个小时的确是件很残忍的事情,于是我与爱人商量终止了儿子的书法课。
但我总觉得儿子比别的孩子学的少,于是又让儿子上课后英语班,虽然工作忙,每次英语课后,我都挤时间与儿子一起听录音机,看VCD帮助他复习当天的英语单词,但儿子并不领情,每次都是磨磨蹭蹭的,而且心不在焉,一次实在忍无可忍,我教训儿子,:“再这样下去,就别想看动画片了。”“为什么?我不是学了么,说话不算数!”我是答应儿子学完英语后看动画片的,可儿子该学的没学会,这种情形下,我还能让他看动画片么?想到这我说:“今天不能看动画片了!”儿子无奈,委屈的哭了。
类似的情景每位家长都是熟悉的,我们对孩子怀着满腔的热情与希望,将最理想的计划“套”在孩子身上,但在做此努力的同时,都常常会失去控制,将自己与孩子一起带入痛苦挣扎的死角对孩子来讲,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乐观,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体魄,这两点恐怕是培养其它所有能力的基础,如果我们急于让孩子学某种技能和向他灌输知识,引发他们对学习的厌恶,造成心里抑郁,会从根本上影响孩子对父母的看法,间接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成长,实在是件的不偿失的事。
事实上,父母内心深处未尝没有意识到这些,但往往无法面对这种隐隐的愧疚与噢悔,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处理不当,为了掩盖这种态度,反而将责任推向孩子,指责他们行为不当,是“懒孩子”,“不听话”,以这样的态度面对冲突,更多的不愉快是再所难免,以这样的方式“锻造”出来的钢,恐怕很畸形了。
在这种“危机”关头,家长们应后退一步,同时问自己,什么对孩子最重要?我们知道古训:十年树木。我们在最初想培养出来的不是学习奇才,而是一个正常的人。这里所有指正常得人。是指具有完善的人格,完备的知识体系,和较为乐观合理的态度。既能合理的对待成功、也能顺利的度过难关的能力。而当我们面临孩子教育问题的时候经常忘记了最初的出发点,盲目的和其他家庭的孩子攀比,好像是对孩子负责,其实是让孩子去满足成人的虚荣心。拔苗助长对家长来说可能是实现梦想的阶梯,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无疑于一种对智趣的摧残。作为父母,愿望是无止境的,而孩子的童年却是短暂的,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充分给孩子自由,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。